当前位置:首页  学生天地  励志成长

又读《围城》

时间:2005-10-10来源:南航航空宇航学院点击:18
                                        苏慕轩
    上一次读《围城》还是初中时的事情。那时刚发育,小毛孩一个,就像只小公鸡一样争强好胜,总觉得自己已经长大,为了浅薄的逞强心理,从挚友那里借来了《围城》,每天看一点,只看一点,以至于看到后来,对于前面的内容已经淡忘到云霄九外。现在想来,着实令人好笑。
    如今七年过去了,一切早已物是人非。21岁,看上去是个很不错的年纪。在暑假庸懒的午后或无聊的夜晚,我再一次读了《围城》,这次只用了10天,一样的文字,不一样的心境,不一样的积淀,不一样的昨天。
    说实话,对《围城》写一些评析或者所谓的赏析是件不伦不类的事情。因为《围城》里面已经把中国文字玩弄到翻来覆去、炉火纯青的田地,而要用我的文字去剖析它,这简直就是自取其辱。所以只能浅显地谈一些感受,而且还是很不成熟的感受。
    读《围城》是一件很令人感到快活的事情。感到快活并不是因为钱钟书先生本身在文字中所制造的讽刺与幽默,而是读的时候会感觉到,这真的是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知识分子的所思所想么?为什么那么多年过去了,如今现代人为人处世的伎俩以及爱情观的定位与七十年前的人如出一辙呢?无论我们是悲哀于时代的迂腐或者庆幸于前人的睿智,我们都应该去认真地思考一下,这就是我们一直不懈追求的人生价值吗?这就是我们一直热烈向往的崇高爱情吗?
   《围城》本身讲述的是方鸿渐的感情经历,从放荡不羁、浓妆艳抹的鲍小姐到矫揉造作、虚伪圆滑的苏小姐和心直口快、顽皮美丽的唐小姐,再到善于心计、柔弱好强的孙小姐,方鸿渐经历了懵懂虚幻的初恋,轰轰烈烈的热恋和心灰意冷的失恋,以及最后的“幸福”,当然,如果去掉双引号也可以写成是不美满的婚姻,或者是钱钟书先生所写道的陷阱与围城。
    钱钟书先生似乎通篇都在为他开始时写到的铺垫“婚姻是围城”在阐述着一个男人与几个女人的几段感情纠葛,以及产生如此多纠葛的原因。其实除去纯粹的感情纠葛,钱钟书先生关于人际关系交往、社会背景和政治背景也做了大量的描写。我觉得这些与“婚姻是围城”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
    因为无论从方鸿渐和哪个女性的感情关系以至后来的婚姻关系来看,其中产生的林林总总的矛盾、争执、误解都是在他们那群人的社会关系上建立并发生的。正是由于方鸿渐所接触的那群人物“独特”的思维方式和为人处世的手段,从而才导致了感情乃至婚姻的波折。而那群人物的思维方式和为人处世的手段又是由于当时的社会背景和政治背景所决定的。这三者具有链式连锁的关联,环环想扣,彼此无法脱离。
    当时中国的社会背景是正处于民国初期的资本主义风暴的洗礼之中,国人的价值观与世界观在这风暴的冲击之下较之以前的封建社会时期有了一种畸形的扭曲。因为中国封建社会延续的时间太长了,很多封建传统思想已经根深蒂固进国人的血液之中,所以在社会制度改变的情况下,国人的思想并没有彻底的改变,只是在现实主义与封建思想的混沌之中徘徊与挣扎,到了一个不尴不尬的境地。再加上当时的政治背景是中国正处于抗日战争之中,人的自保的天性又突显出来。从而导致方鸿渐身边的人似乎个个都是感到岌岌可危并且极其现实与市侩的人物,但同时又摆脱不了传统思想的束缚,当然也包括方鸿渐本人。
    所以当这些人聚在一起并发生社会关系时,矛盾的产生便成了必然,而这作为导火索,对于爱情与婚姻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了。因为如果在相爱的两个人活在只有他们两人存在的社会里时,他们想吵架的话是没有任何借口的,为了一张桌子板凳吵架是寡然无味的,只有当有人介入到两人的世界里让两人的思想原则产生摩擦与碰撞时,愤怒的火花才可能毫不犹豫地绽放出来。
    就拿方鸿渐和孙柔嘉的婚姻来说,他们婚姻本身产生的原动力就来自三闾大学同道人士背后议论的力量。至于他们日后婚姻中产生的不快,和他们俩的人际社会关系有着密切的联系。比如柔嘉可以为了苏文纨挑衅的话而与鸿渐争执,鸿渐可以为了用人李妈刻意地偏袒柔嘉而与柔嘉争执,柔嘉可以为了方家封建保守的家规而与鸿渐争执,但这些都是他们之间矛盾的次要方面。而赵辛楣才是他们之间矛盾的主要方面,柔嘉的姑妈也是他们之间矛盾的主要方面。柔嘉一直为赵辛楣私下议论过自己而正好又触到自己的心计而耿耿于怀,婚后对于鸿渐与他的交往更是记恨在心。鸿渐因为柔嘉姑妈对自己轻佻的语言和蔑视的态度当然也是十分恼怒她,对于柔嘉与她姑妈的交往更是不爽。所以在一次又一次的局部争执后,终于在鸿渐的工作问题上,两个人的矛盾达到了白热化的地步。
    其实就现代人来讲,不必说婚姻,单单就爱情而言,却也是个很大的难题。没有人可以冠冕堂皇地说自己是爱情的专家。尤其在当今市场经济高速发展地刺激下,人的价值观和爱情观又有了更大的冲击与改变,现实主义已经成了主旋律。再加上通讯的大大便捷,人际交往的频率和广度都较之以前有了飞跃。复杂的人际关系网也给人们带来了许多不期而遇的麻烦。在爱情中的两个人很难保持他们自身与社会的平衡,一旦平衡失调,矛盾随之产生。无论对于处于恋爱中的人也好,对于婚姻里的人也罢,矛盾都是很容易遇到的事情。
    当矛盾发生时如何去面对去解决是最重要的问题,可是往往悲哀就在于在爱情中的两个人不能够像朋友一样对待彼此,不能够向对方做出妥协,即使做出的妥协也不过是一些表面上的文章,心中依然有怨气,随着矛盾地增多,积怨便也增加,最终导致无法挽回的局面。
但在爱情中的两个人从出发点来说还是好的,只不过是想同化对方罢了,让彼此达到精神与思想上的统一与和谐。可实际上哪有这么轻松的事情呢?人本身就是原则性很强的动物,尤其在爱情里面,面对如此熟悉的一个人,有什么必要非得自己去改变呢?
既然你那么爱我,为什么你不能为我去改变呢?
   于是竭尽全力地去伤害对方,想趁早摆脱这场无味的爱恋,去重新过自由的单身生活。
   可是自由了之后突然又发现自己开始寂寞……
   人就是这么地犯贱。
   从中国结束封建统治到如今,中国人的爱情乃至婚姻并没有什么翻天覆地的变化,似乎人们只是为了履行人类作为动物本能的生殖繁衍的职责而去恋爱,结婚,生育。有多少人真正地无时无刻都在享受着爱情或者婚姻给他们带来的幸福与快乐呢?而他们也终究没有逃脱那座围城的怪圈。
   在我看来,没有完美的爱情,也没有完美的婚姻。我们常常为爱苦恼,我们常常束手无策,我们常常仰天长叹:我该怎么办?我该怎么办?!我该怎么办呢!!
   呵。无可奈何。一声叹息。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