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学生天地  励志成长

《红楼》三探

时间:2006-04-06来源:南航航空宇航学院点击:22

《红楼》三探

三探:愚读

   三度阅之,已是2005年。距首读已过五年光景,我也从懵懂踏向自立。人年纪越长,涉世越深,却越发没了那种虽有些瞻前顾后但也心地稚纯的敏感,也就是对爱情当事人之间拉锯关系敏锐的心灵触动。就连视角也由男女的小恩爱向政治的大格局切换。毕竟大了,总想在一切可寻之处来为自身的形象将社会的封印打点妥当,去丈量丈量尺度尺度自己的码号,以供外人量体为己裁衣抑或自己可视个人的尺码去对号入座。前段时间在网上看到一则测验题颇有趣味,而其结果更发我深醒,弄的我长吁短叹久久难平。大题为你是金陵十二钗中的哪一位?我所测得的结果令我忧喜掺半,薛宝钗竟成了我的答案,幸好所给的解析算给足了面子,什么宝姑娘稳重大方,八面玲珑在现代社会,这显然是极具亲和力的典范,情商的顶峰人物,如果你的答案是薛宝钗,恭喜你,你不仅是《红楼梦》中的主角,也会是现代社会的领军人物,题称仅供娱乐,非专业心理指导,但这还是折射出个人立场的转变。至少喻示了我的大致定位,谁不乐得做个可振臂一呼从者无数的达人?转念一想又不觉可悲。

   《红楼梦》立意不在政治(个人观点),但宝玉黛玉宝钗之间三角纹理早已清晰可数,再去慢咀只能是味同嚼蜡,那么其中一直幽暗的大背景则成为我探读目光的焦距所在。通过翻阅部分红学专著,真正领略到了曹公用心良苦,名字的拆合、谐音的运用、神秘人物在全书首尾的出场(仅限前八十回)、人物对话中暗示,甚至就连药方的几味药名之中都暗藏玄机。原来在初中读本接触的四大家族并不是全书的终极背景,真正的底细却在康雍乾三朝皇族间的政治斗争中。全书中竟还有如此多的机关被我撇下以等闲视之,那些人物底细如何,荣宁二府因何败落等等许多问题我都没有步步盘剥,真是读一场。

   被人家点化才略知其中关节一二。《红楼梦》是本自叙性著作早已成为学术界的共识,因此解铃还需系铃人,让曹公的家事作为解码机给这部著作解码。贾家背后必有两股势力牵扯,并且其最后的衰败也缘于两股势力。原来这两股势力便是书中出现北静王与忠顺王。但这两王现实中的原型又都是皇权争夺赛中的落败方,这就与曹家作为包衣身份存在的现实系上纽带。这又得上溯康熙退位时的皇位之争,康熙的两立两废二皇子以及暗立太子使夹在众皇子之间的曹家包衣显得尴尬。如果康熙暗立的十四太子合法继位曹家可顺流趟过这次交接,但事事难料,雍正的非法篡位又使曹家的地位由尴尬变到异常危险。因为在雍正看来,凡是与他有过皇位之争的人及其拥立者都是危险的、可疑的,是要或禁闭或杀灭的。于是那时的曹家变历尽变劫,而当时尚有权势的其他王爷则或不满雍正的残暴,对曹家抱以同情之心施以援助之手,他们中的某人便是亲近贾家的北静王原型。一直贯穿整书的两股政治势力就是义忠亲王老千岁以及同情者、庇护者组成的,这是可以叫做字的一派,另一派该是以忠顺王府为代表的字派。有史可考就使北静王的原型渐渐清晰,即是康熙的第二十一皇子允禧及乾隆第六个皇子永�,一取气质形象一取永溶之名,水溶永溶二字各去一笔而已。

依次看来,整书的背景暴露无遗。就连宝玉挨打那节也有深层次的答案,那忠顺王府派来的长史官却是另有奔头,政老爹闻宝玉之事倒吸一口冷气气得目瞪口歪不唯为其子不争气外宿优伶琪官,更是因为他深知琪官只是北静王与忠顺王之间争夺的棋子(琪官之自当也有寓意),宝玉糊涂也误入棋局而心中急噪不安。这弄不好会将整个贾家牵扯进去,岂能不打?所以要立刻打死

   煌煌《红楼》不愧堪称经典巨著,书中局面浩浩荡荡,书内机关费劲心思、书外牵扯康雍乾三朝。看来《红楼梦》三探远远不及其于万一,至少这一遍仍有众多不解之处,需以高者点化以及自身将局面悟开。不知下遍探访将携谁同行,但颦儿钗儿之手毕竟都已被我执过,下次伊谁?

   之所以定此番为愚读,当取大智若愚的内涵兼有真正的愚味。愚之所在便因大象往往无形且大道常常无声,刻意捉摸反而不得要领。理清其间脉络,通晓底里,不再混混沌沌的盯着表面琢磨,是为内敛的表现。而由喜黛玉而转悦宝钗则又转愚了。是愚是智自有日后分晓。

   至此三探已终。历尽曲径,却只略通幽处。

   只盼日后能探破这部似血《红楼》。

                                                                       (宋砚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