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航主页 | OAS入口 | 邮件入口 | 电子日历 | 管理入口 | English Version
学院新闻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公告  学院新闻
口述历史丨92岁南航老教授用一生书写航空报国志
(来源:航空学院 作者:张金凤 编辑: 点击:849 发表时间:2019-08-16)
【字体: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党委宣传部、档案馆、离退休处联合推出《口述历史》系列专题片,特别采访了多位南航历史发展的建设者和见证者。通过他们回忆亲历故事,定格历史瞬间,共同回溯南航伴随共和国成长的红色记忆,讲述初代南航人与祖国共命运的家国情怀。

    首期《口述历史》邀请到航空学院乔新教授,讲述他献身共和国国防事业的69年。1977625日,从空一基地传来了一个令所有南航人振奋的消息,我校研制的“长空一号”无人驾驶飞机试飞成功!成为我国独立研制的第一种多用途喷气式无人机。而提到“长空一号”,不得不提到这样一位92岁高龄的乔新老教授。1927年出生于风雨飘摇的时代,1950年毕业投身军旅,在建校初期来到南航,不仅参与了国家多个重要机型的设计制造工作,更是投身教育事业,桃李满天下。

    是什么支持着这位老教授在鲐背之年不忘执着地奉献?他身上又有着什么样的故事?

乔新,19274月生于北京,我校航空学院退休教授、博士生导师,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航空工程系,国内知名的飞机设计专家、航空教育工作者,献身航空69年。

  

    结缘航空,结缘南航   

    乔新出生在烽火连天的抗日战争时期,当时的中国没有空中力量无力反抗日军轰炸,航空梦想就此在乔新心里种下了根,立志要学习国家最稀缺和宝贵的知识。在求学路上他放弃了北大,放弃了国立中央大学,毅然选择了上海交通大学的航空工程系,丰富自身学识,学习专业知识,为有朝一日投身祖国建设时刻准备着。

    1950年毕业,解放军到交大招兵,乔新怀着保卫国家的满腔热血,光荣地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

    回首那段红色岁月,乔新兴奋地说到:当时没有工资,在部队的整个时期都是供给制,但每个参军的同学都怀着无比的自豪感干劲满满,为新中国的建设忘我工作,添砖加瓦。

    1952年建校伊始,时任校长邓永清,邀请了包括乔新在内的一批航空技术人员到南航工作,乔新怀着投身国防建设,培养航空人才的初衷入校任教。六十多年来,乔新见证了学校的跨越式发展,他的一生与学校共荣辱。

 

   “把这个光荣的任务交给南航”    

    来到南航之后,乔新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南航一号这是应空军司令部、作战部、空军工程部、军械处的要求,设计的一款拖靶飞机,就在大教场试机,放飞交付部队。随着“南航一号”的研制成功,南航有了为部队服务的经验与能力。

    1968年,因国内武器研制任务的急需,国家向当时还是南京航空学院的南航,下达了“长空一号”中高空靶机研制任务,研制工作整整历时8年,南航人称之为“八年抗战”。

    长空一号是一架大型喷气式无线电遥控高亚音速飞机,可供导弹打靶或防空部队训练,还曾被用作核试验取样机,为避免人工采样带来的危险,立下过赫赫功勋。

    这架原型机已经退役,正在我校航空航天馆“安享晚年”,然而作为一名“老兵”,当年飒爽的英姿仍在。

 

  “参与研制的,我校师生占了一半多”  

    南航一号设计完成以后,乔新接到调令,到112厂参加雄鹰3025”)的设计,就像孔子当年带领72贤者弟子一般,他带领着72名南航学生,在研发基地一起艰苦奋斗攻难关,乔新作为副主管设计师,带领12名应届毕业生和60名大三学生奋战一年,完成该机部件、总体设计的全部图纸。当时参与研制的有150多人,南航师生占了一半多。

    1985年,强5飞机获得了中国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它弥补了国家对超音速强击机的需求,成为了中国第一种出口的作战飞机。

    中国航空工业从一片空白、任人鱼肉到逐渐强大、自信自强,从改进国外引进的机型到自主设计生产并出口,祖国的国防建设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专注培养飞机设计研究生40   

    乔新九十二岁高龄,依然告诉我们不要停止学习,上课求知、实践创新,飞机设计师要与工业生产结合、与信息业的发展结合。

一个追逐于时代脚步的航空人不能停留于过去,要时刻关注国际发展的前沿。只有深刻理解飞行器的本质和发展趋势,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才能更深刻,才能形成较为完整的逻辑体系和系统框架。

    回忆往事,强-5设计时,为了求解11个静不定度的梁架,需要一屋子专门计算人员,用手摇计算机计算半年才能完成的日子,也有60年代挖野菜送海军学院食堂熬稀饭食不果腹的日子,简陋的条件、物质的匮乏,永远不会阻碍航空人前进的步伐。

    乔新反复叮嘱学生:当时落后的技术没有挡住航空人,奋发向前的决心与步伐,而如今有现代技术支持,当代航空学子应该把握行业发展的新机遇、敢为人先、大胆创新,多多参加学校每年举办的各种创新竞赛,从别人的创新中也会受到启发。

    69年以来,乔老坚守在航空业一线默默奉献,坚守在教学岗位上孜孜不倦,他期待祖国的航空事业,能在前辈手中打下的基础上,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完成超越,希望更多航空专业大学生们,不忘航空梦,传承航空人的精神基因,接好精神接力棒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宇航学院 地址:中国·江苏省 南京市白下区御道街29号 邮编:210016 电话:+86-25-84892152 传真:+86-25-84891422
建议在1280*1024的分辨率下浏览 Powered by N1.studio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