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第四届超材料力学大赛暨2023年江苏省研究生超材料力学大赛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明故宫校区顺利举行。本次大赛由江苏省工学1类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主办,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承办,江苏省力学学会、江苏省航空航天学会、中国力学学会专委会波动力学专业组、中国振动工程学会动力学载荷与设计专业委员会、南京市航空航天学会、航空航天结构力学及控制全国重点实验室、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学院联办,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指导。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黄志球教授,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陈兵教授,江苏省工学1类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夏品奇教授,江苏省力学学会副理事长、航空航天结构力学及控制全国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高存法教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学院院长魏小辉教授,江苏省力学学会宋家斌秘书长,江苏省航空航天学会曾建江秘书长,南京市航空航天学会刘晓民秘书长,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学院副书记杨杰,副院长陆洋教授,王立峰教授等领导作为嘉宾出席了本次大赛。
来自北京理工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同济大学、西北工业大学、浙江大学、重庆大学等25所高校的36组参赛团队参加了本次大赛决赛。
全体合影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黄志球教授致辞
开幕式上,黄志球代表学校向参会嘉宾和师生表示欢迎,并介绍了学校建设发展情况。他指出,南航始终扛牢“为党育英才,为国铸重器”使命担当,致力于培养具有责任意识,创新精神、国际视野、人文情怀的社会栋梁和工程英才,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杰出人才。他指出,本次大赛是青年学子交流创新成果的良好平台,希望同学们从国家急迫需要和长远需求出发,培养科学精神,培育创新能力,探索科技前沿,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青春力量。
江苏省工学1类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夏品奇教授致辞
夏品奇代表大赛主办方江苏省工学1类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致辞,他介绍了江苏省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的主要工作及开展的系列研究生科研创新实践大赛,希望同学们能积极参与,并从中受益。他强调,主办研究生科研创新实践活动旨在深化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提升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此次大赛得到了江苏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单位的积极响应和大力支持,影响力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预祝大赛取得圆满成功。
中国力学学会专委会波动力学专业组组长周萧明教授致辞
周萧明代表中国力学学会专委会波动力学专业组致辞,他表示,专业组非常荣幸能够参与到这样一个盛大赛事中,也希望能够为赛事多贡献一些力量。他对赛事的主办和协办单位表示衷心的感谢,预祝大赛能够圆满成功。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学院院长魏小辉教授致辞
魏小辉代表航空学院和大赛组委会致辞,他指出,超材料力学大赛由航空航天交叉研究院发起,至今已举办四届,参与比赛的学生由南航发展到全国20余所高校,竞技热情也越来越高。作为承办方,航空学院将切实做好组织工作,为线上线下各参赛队伍做好服务和保障,提供公平公正的比赛环境。希望通过本次大赛,同学们能够发扬刻苦钻研、勇于创新、敢于挑战的精神,未来一同为超材料这一前沿交叉学科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主持人陈肇麟介绍了本次大赛的评审专家组成员,他们分别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邹鸿生教授,中国力学学会专委会波动力学专业组组长、北京理工大学周萧明教授,西北工业大学张凯教授,天津大学王毅泽教授,长沙理工大学刘晓宁教授,西安交通大学刘咏泉教授,河海大学茅晓晨教授,并宣读了本次大赛的基本规则,宣布比赛开始。
选手答辩和大赛现场
决赛以现场答辩的形式进行,包括参赛选手陈述、评委提问等2个环节:选手通过PPT介绍自己的作品,时间为5分钟,然后由专家提问、选手回答,时间3分钟。专家根据手中的评分表对选手答辩及回答问题情况进行打分。为体现公平公正,36组作品全部评审完毕后及时统计分数,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计算平均分,当场公布获奖名单并颁奖。经过8个小时的答辩和评审,最终评出一等奖5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23项,优秀指导教师16位。
一等奖颁奖
二等奖颁奖
三等奖颁奖
颁奖仪式后,本次大赛圆满落下帷幕。相较于上一届大赛,第四届超材料力学大赛参与人数更多、参赛学校覆盖面更广、赛事水平也更高。本次大赛的成功举办,对培养大学生/研究生的创新设计能力、知识运用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促进力学与材料、电磁、声、热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人才培养等起到了积极作用。各参赛队伍通过线上和线上的比赛,达到了充分学习和交流的目的,吸引了更多高校的本科生与研究生参与超材料的学习和研究工作。
最后,衷心感谢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务处、研究生院对本次大赛的大力支持,也感谢航空航天交叉研究院青年教师和学生志愿者对本次大赛的付出,感谢所有为本次大赛的顺利举办提供服务和帮助的所有朋友!期待第五届超材料力学大赛更加出彩!
接引现场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