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题目:量子计算与Al的今天和明天
报告人:周楚新 博士
麻省理工学院(硅谷)科技委员会主席
美国量子智能有限公司 董事长
加德绿色能源有限公司 CEO
时间:2023年12月1日(周五)上午9:30
地点:明故宫校区9号楼506会议室
主办单位:航空航天结构力学及控制全国重点实验室、航空学院、校科协
报告内容简介:
过去6年,AI技术借助GPU的算力,已经打破我们对于传统AI/ML的理解。一年前我们引以为傲的AI软件包突然失色。一个从未有学过编程的80岁老太太,给她30分钟的讲解,马上编出一个可执行的代码。AI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的每一个层次。在科研上,AI/ML对于新药物,新材料,新工艺的预测与优化正在打破种种记录,我们面临的挑战和机会到底是什么?而这些与算力到底有多大的关系?硅基GPU+CPU达到物理极限后,量子计算的算力将如何冲击我们?
报告人简介:
周楚新,1991年获MIT科学博士,在人工智能, 材料科学、生物工程交叉领域有多项重大发明,他在博士后期间,师从Bawendi教授(化学奖)和Kolenbrander教授(MIT前科研副校长)研究量子点材料。从而开始他对量子材料与人工智能的融合研究。
1995年,他任系统集成部主任,最早把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用到CPU奔腾生产线,将Pentium产率由16%提高到72%,并负责把英特尔的D2技术转让到Intel爱尔兰、以色列和上海,获Intel总裁奖。同时在领导MIT硅谷科技委员会期间,与Metcalfe(图灵奖)共同推进MIT校友在硅谷的创新创业发展,1998年他的“商业智能”论文与实施获IBM“红宝书”奖。1999年,他领导IBM“智能数据仓库”,并将其用于“深蓝”,领导IBM在硅谷,加拿大和德国团队,创立三款智能数据挖掘和智能文本挖掘软件,成为后来智慧城市的最基础软件系统。
2021-2023年,他在英国与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和南安普敦大学合作研究,进一步推进量子智能博弈与深度学习的发展。 获得多个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先进生物制造的中国、美国专利。是“量子智能系统(QIS)”和计算机辅助菌株筛选(CASCADE)的核心发明人。2001年,他创办高端算法软件“量子智能系统(QI)”和CASCADE技术成功用于众多领域,包括国防、金融、生物工程、农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