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我校航空学院机械结构力学及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高存法教授的邀请,我校钱伟长讲座教授、兰州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长江学者、国家杰青周又和教授于2019年12月1日至3日来我校交流访问,并于12月2日做了题为“极低温使役环境下超导材料及磁体结构的力学行为研究”的学术报告。
报告主要介绍了周又和教授研究团队对超导材料及磁体在极低温使役环境下的电-磁-热-力多场相互作用下所导致的非线性力学变形、变形对超导性能退化的机理、对磁场特性的影响和“失超”的应变检测新途径等所开展的理论预测研究、实验测量研究和全背景场实验测量装置研制。相关成果在创建超导材料力学的同时,也为我国研制的新型超导材料性能表征和强场超导磁体(5T)的研制设计提供了基础性支撑,实现了我国超导磁体研制的自主设计从“0”到“1”的关键性转变。周又和教授渊博的知识和谦逊的作风给与会师生震撼,与会师生对周又和教授的研究表现出非常大的兴趣,现场进行了热烈的交流。
周又和教授是我校钱伟长讲座教授,1982和1984年先后在华中科技大学工程力学专业获学士与硕士学位,1989年在兰州大学获固体力学博士学位,现任兰州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力学与工程科学系力学教授,兰州大学力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固体力学国家重点学科负责人。主要从事超导材料力学、风沙电耦合效应、多场相互作用与非线性数值求解方法的理论与实验研究。科研成果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项(分别排名第一、第二)、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排名第七)、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项和技术发明奖一等奖1项(均排名第一)、IEEE超导委员会国际奖励和徐芝纶力学奖等。1999年入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00年获国家杰青、2012年任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负责人。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排名第一)、国家教学名师奖、全国师德标兵、全国优秀教师和宝钢教育基金会全国高校优秀教师特奖等。培养的博士中1人成长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并获国家杰青、1人入选中组部青年拔尖人才并获基金委优青、1人入选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1人入选甘肃省“飞天学者”特聘教授,2人分获全国优博及提名,1人获首届中国力学优博等。创建了西部灾害与环境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并曾首任主任,曾任兰州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首任院长,主导了兰州大学固体力学入选国家重点学科等。兼任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钱伟长讲座教授”、中国力学学会固体力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TAML》和《固体力学学部》副主编、校内西部灾害与环境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和特殊功能材料与结构设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B类)学术委员会主任、校外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6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的学术委员会委员,曾兼任中国力学学会常务理事、教育部力学专业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