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22日下午,东华湖畔春光明朗,航空学院0118110卓工班团支部开展了“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主题团日活动,共同走进1922年中共二大,从红色往事中汲取精神力量。无人机院院长赵剑峰,航空学院团委书记韩楚,辅导员董高原、孙世杰、张迪也共同参与这次学习。活动由团支书潘星熠主持。
团课伊始,团支书潘星熠和预备党员代表马松宁共同讲述中共二大相关历史。风云变幻的上海暗流涌动,在一处偏僻的名叫“辅德里”的小巷中,一群外表低调心中却满怀热忱的人共同商讨着一件足以影响后世千百年的事——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次大会上,代表们首次讨论确定了多个决议和章程,尤其是第一部《中国共产党章程》的确立,如黑暗中的一盏明灯,为未来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在两位同学的讲述下,这段伟大的历史缓缓浮现在同学们的眼前,犹如身临其境,重温了代表们当时走过的路。
一个国家的历史,是一个国家中所有人民共同的记忆。在活动前,同学们都积极学习了有关中共二大的知识。围坐在草坪上,大家对于中共二大的历史背景和中共二大上确定的多个“第一”各抒己见,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感言。跨越时空的思想交织在一起,连接了新时代青年人和老一辈革命先驱,仿佛他们就站在东华湖畔,目光坚毅地望向远方,风华正茂挥斥方遒,正在努力为后人创造更美好的世界。
赵剑峰,作为支部导师,为同学们解读中共二大的历史意义。赵剑峰在谈到中共二大的历史意义时,重点提到党的章程的制定。他认为,党章的制定为党在以后的发展和建设指明了方向,是党的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在党的百年发展历程里,全国党员从当初的不到百人发展至如今的9100万人,早在百年前党就将这张蓝图绘出,历经风雨却百年不衰,反而越来越壮大,足可见党的理论之先进性和科学性。同时,他还勉励我们青年人要有使命和担当,为祖国的航空事业作出自己的贡献,打造国之重器,培养杰出人才。
活动最后,全体师生围聚在陶宝祺院士雕塑旁,诵读《聆听时空的对话》,在字里行间找寻先辈的足迹,以时空对话的方式,诵读家国故事,感悟信仰之力、理想之光、使命之艰、担当之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