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跨流域多尺度空气动力学:计算方法与物理模型
报告人:张俊 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
时间:2024年4月10日(周三)下午3:00-4:00
地点:明故宫校区A18-529报告厅
主办单位:航空航天结构力学及控制全国重点实验室、航空学院、校科协
报告摘要:
宽速域、大空域的飞行需求给空气动力学研究提出了新的挑战,稀薄气体效应、多尺度效应、界面效应等成为影响气动特性的关键因素。本报告将介绍课题组近年来的研究进展:一方面,针对高超声速跨流域特性,发展了适合全流域的统一随机粒子(USP)方法,突破传统粒子方法的时空步长限制,并开发了相应的开源计算软件,植入了多原子分子内能模型、时空步长自适应技术等,可高效模拟多尺度非平衡流动。另一方面,针对高超声速条件下气固相互作用的复杂过程,从微观的分子动力学出发,发展了介观的气固相互作用模型,并推导出宏观的滑移边界条件,搭建了从微观到宏观的桥架。同时,结合机器学习的相关算法,提出了从微观分子模拟到宏观控制方程的数据驱动模式,可用于非平衡条件下的本构关系和宏观方程预测,显著提升了宏观方程描述非平衡特征的能力。
个人简介:
张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博导,国家级青年人才,航空学院人机与环境工程系主任。任《Advances in Aerodynamics》编委、《航空学报》青年编委,力学学会高温气体动力学专业组成员。主要从事稀薄气体动力学和多尺度流体力学研究,在Journal of Fluid Mechanics, 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Physics, Physical Review系列等发表论文60余篇,引用1600余次。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重大研究计划培育项目,装备发展部重大基础研究计划课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