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自供电高分辨触觉成像器件及人机信息交互
报告人:王新 教授(安徽农业大学信息与人工智能学院)
时间:2024年04月19日(周五)15:00
地点:明故宫校区A9-506室
主办单位:航空航天结构力学及控制全国重点实验室、微纳器件系统研究所、校科协、航空学院
报告内容摘要:
触觉器件是人工智能和智能机器人的核心部件,模仿人手的触觉、感知和识别仍是关键挑战之一。围绕传统触觉传感阵列集成度低、高成本、空间分辨力低、压力响应阈值大等关键科学问题,提出新型力-光转换触觉器件,通过构建高电介质常数的摩擦材料,增强捕获摩擦电荷能力、增加表面电荷密度和延长电荷贮存时间,实现高亮度、高分辨率和低压力响应阈值的力-光转换触觉器件,在机器学习算法辅助下,实现触觉轨迹的高准确率识别。另外,开展集成摩擦纳米发电机与电致发光器件的“二维码”和“摩斯码”发光的信息加密技术,构筑了柔性、耐低温和可拉伸的自驱动电致发光器件,成功实现信息加密的信息交互技术。
报告人简介:
王新,理学博士,安徽农业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纳米能源与柔性物理器件等领域的研究。现已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参与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点项目、863计划、中科院重大研究计划和先导专项等10余项。近年来共发表SCI收录论文50余篇,包括有Adv. Mater.; Adv. Funct. Mater.;ACS. Nano;J. Am. Chem. Soc.;Nano Energy;Small等国际知名杂志,多篇论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影响因子大于10论文30余篇,被他引用次数近4000次,单篇最高引用次数超过800次,授权发明专利8项;荣获中国科学院院长优秀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和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会员。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函评专家,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函评专家,中国物理学会发光学分会会员,中国电子学会会员,河南省物理学会第十一届理事会理事。受邀为Adv.Mater., ACS Nano,Nano Lett.,Nano Energy,Adv. Funct. Mater.,Small等国际期刊审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