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学院,欢迎您!
报告题目:模拟微观世界:从薛定谔方程到大原子模型
报告人:王涵研究员/博导(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
报告时间:2024年5月23号(周四)下午15:00-16:30
报告地点:明故宫校区A9-506会议室
主办单位:航空航天结构力学及控制全国重点实验室、微纳器件系统研究所、航空学院、国际前沿科学研究院、校科协
报告内容简介:
本报告综述了原子模型的发展历史,从约翰·道尔顿的原子理论到量子力学的建立,以及现代微观模拟方法面临的挑战。报告重点介绍了机器学习模型在原子尺度模拟中的应用,特别是深度势能模型(DeePMD)在处理大规模原子体系的精度和效率,同时讨论了现有机器学习模型的局限性。为了克服这些限制,报告介绍了几种旨在实现具有通用性的机器学习模型的尝试,并指出创建一个多领域、多任务的通用模型所面临的困难。最后,报告提出了DPA-2大原子模型(Large Atomic Model, LAM)的模型架构、训练方法、微调策略以及模型知识蒸馏方法,并初步建立了与之配套的工作流。报告展示了DPA-2的少数帧泛化能力以及在现实世界应用中的准确性。报告最后介绍了OpenLAM倡议,这是一个旨在推动大原子模型发展的开源计划。
报告人简介:
王涵,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1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获得理学博士学位;2011至2014年于柏林自由大学数学与计算机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2014年加入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主要研究兴趣为分子动力学模拟中的多尺度建模与计算方法。与合作者发展了深度势能模型,解决了传统方法精度和效率无法两全的困境,将第一原理精度分子动力学模拟规模推进至亿原子量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