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学院,欢迎您!
更多
南航主页
OAS入口
邮件入口
管理入口
学院概况
学院简介
学院领导
学院机构
学院文化
历史沿革
学院分布图
系所设置
系所概况
飞行器系
结构工程与力...
振动工程研究...
结构强度研究...
微纳器件系统...
智能材料与结...
精密驱动与控...
基础力学与测...
人机与环境工...
空气动力学系
航空航天交叉...
学科建设
学科建设概况
双一流学科
国家重点学科
江苏省优势学...
工信部重点学...
江苏省重点学...
学科建设工作...
师资队伍
队伍概况
院士
国家级人才
正高级
副高级
中级
人才培养
本科生培养
专业介绍
教学成果奖
课程与教材建...
实践教学改革
创新创业教育
优秀生培养(...
教学改革与研...
教学运行工作
研究生培养
研究生教学成...
导师队伍
一级学科研究...
研究生教学主...
学位评定分委...
学生工作
学工动态
学工团队
教师发展
招生就业
本科生
本科生招生信...
本科生就业信...
硕士生
博士生
科学研究
科研概况
科研项目
科研经费
科研成果
学术交流
质量管理
保密管理
安全管理
国际合作
国际合作概况
联合办学
联合办学项目...
联合科研
联合科研项目...
申报指南
联合机构
联合实验室简...
联合研究中心...
引智基地
国际会议
会议通知
会议举办申报...
历次会议集锦
出国(境)交...
相关手续办理...
教师交流
学生交流
境外专家来访
学术报告通知
引智项目
访问纪实
留学生
相关通知
留学生风采
平台基地
平台基地统计
国家级科研平...
国家级教学基...
学科创新引智...
省部级科研平...
省部级教学基...
大型仪器设备
安全管理
学院级科研机...
党群工作
院党委委员
党建工作
党员发展转正...
党内活动和支...
党员学习园地
团建工作
团内公示
青年风采
工会工作
文体活动
教工之家
工会福利
教代会/工代...
表彰奖励
院友社区
院友快讯
院友风采
院友捐赠
院友分会
院友联络员
管理文件
学院文件
学科建设管理...
上级规章制度
学校规章制度
学院管理制度
人事管理制度
人才引进
师资建设
聘用(任)管...
劳资与社会保...
出国/出境管...
其他
本科教学制度
本科教学制度...
上级规章制度
学校制度_教...
学校制度_专...
学校制度_教...
学校制度_实...
学校制度_优...
学校制度_学...
学校制度_教...
学校制度_教...
学院管理制度
典型案例汇总
研究生教学制...
研究生教学制...
上级规章制度
学校制度_研...
学校制度_研...
学校制度_研...
学校制度_学...
学校制度_导...
学校制度_研...
学院管理制度
科研管理制度
上级规章制度
学校规章制度
学院管理制度
学术交流制度
国际交流制度
保密管理制度
质量管理制度
实验室管理制...
上级管理制度
学校管理制度
学院管理制度
安全管理制度
上级管理制度
学校管理制度
学院管理制度
学生管理制度
设备及资产管...
上级管理制度
学校管理制度
学院管理制度
消防安全管理...
上级管理制度
学校管理制度
学院管理制度
招贤纳士
下载专区
学科建设常用...
本科教学管理...
流程及要求
常用表格
研究生教学管...
科研管理常用...
各类合同办理...
常用流程
各类合同范本
用印申请、事...
各类专利相关...
SCI、EI、CPC...
科研相关财务...
项目申请交流...
保密管理常用...
常用表格
常用软件
常用流程
质量管理常用...
设备及资产管...
学术交流相关...
安全管理常用...
消防安全管理...
学院概况
系所设置
学科建设
师资队伍
人才培养
招生就业
科学研究
国际合作
平台基地
党群工作
院友社区
管理文件
招贤纳士
下载专区
学院概况
学院简介
学院领导
学院机构
学院文化
历史沿革
学院分布图
系所设置
系所概况
直升机系
飞行器系
结构工程与力学系
基础力学与测试系
人机与环境工程系
空气动力学系
航空航天交叉研究院
学科建设
学科建设概况
双一流学科
国家重点学科
工信部重点学科
学科建设工作组
师资队伍
院士
国家级人才
中级
人才培养
本科生培养
研究生培养
学生工作
招生就业
本科生
硕士生
博士生
科学研究
科研概况
科研项目
科研经费
科研成果
学术交流
质量管理
保密管理
国际合作
国际合作概况
联合办学
联合科研
联合机构
引智基地
国际会议
出国(境)交流
境外专家来访
留学生
平台基地
平台基地统计
国家级科研平台
国家级教学基地
省部级科研平台
省部级教学基地
大型仪器设备
安全管理
党群工作
院党委委员
党建工作
团建工作
工会工作
表彰奖励
院友社区
院友快讯
院友风采
院友捐赠
院友分会
院友联络员
管理文件
学院文件
人事管理制度
本科教学制度
学科建设管理制度
科研管理制度
学术交流制度
国际交流制度
保密管理制度
质量管理制度
安全管理制度
实验室管理制度
学生管理制度
招贤纳士
下载专区
项目申请交流专栏
南航主页
OAS入口
邮件入口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公告
学院新闻
新闻公告
学院新闻
党委行政公告
人事公告
学生工作公告
科研学术公告
招纳贤才
第五届先进材料与结构的力学中日双边学术研讨会在南京召开
[阅读:(182)]
2017-12-06
2017年12月1-4日,由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江苏省力学学会联合举办的“第五届先进材料与结构的力学中日双边学术研讨会”(The 5th Joint-Symposium on Mechanics of Advanced Materials and Structures)在南京召开,本次大会由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钱征华教授担任大会主席,会议得到了机械结构力学及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宇航学院、中国力学学会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积极支持。近60名代表参加了本次研讨会...
我校与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签署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协议
[阅读:(144)]
2017-12-04
2017年10月16日,宋迎东副校长会见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RMIT)副校长Peter Coloe一行,并签署两校合作建立“航空航天结构力学”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协议。国际合作处、航空宇航学院、国际教育学院负责人参加会见和签约仪式。 “航空航天结构力学”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依托我校航空宇航学院与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工学院共同建立,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在飞行器结构力学与控制、多...
《中国科学报》专题报道我校赵淳生院士事迹
[阅读:(120)]
2017-12-03
2017年11月28日,《中国科学报》“高校学人”栏目刊发我校赵淳生院士在超声电机领域开拓创新、不断创业的先进事迹报道,集中展现了赵淳生热爱祖国、瞄准前沿、转型创新、不屈不挠的精神品质和感人事迹。 不久前,在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赵淳生八十华诞之际,由他本人和机械结构力学及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联合发起的“赵淳生科技奖励基金”正...
特稿丨郭万林:面向前沿 做世界一流的研究和教育
[阅读:(242)]
2017-12-03
郭万林教授从大学求学到工作,已有近40年的时间:前20年,他在西北工业大学飞机系完成了本硕博的学习,并在西安交通大学工作了十余年,期间专心致志于发展三维疲劳断裂理论,其所建立的三维约束理论被国际上称为“郭理论”。从1999年受聘为“长江学者”来到南航,教书育人又已18年,这期间他在推动三维疲劳断裂理论用于飞机型号设计研制的同时,开创了纳尺度物理力学和纳智能材料器件研究新领域,取得了一系列...
清华大学原副校长余寿文教授来我校交流访问
[阅读:(191)]
2017-11-30
应我校航空宇航学院机械结构力学及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高存法教授邀请,清华大学原副校长余寿文教授于2017年11月27日至29日访问了我校,并于11月27日为我校师生做了题为“工程与生物材料损伤-断裂-疲劳的演化律”的学术报告。报告介绍了包括金属、岩石等传统材料以及生物材料的疲劳失效机理。报告内容丰富、生动、精彩,对我校相关科研工作具有借鉴作用。同时,余寿文教授还结合自己多年的研究经历,与现场听众...
我院飞行器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实验室获批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
[阅读:(202)]
2017-11-30
日前,在工业和信息化部2017年10月13日的工信部科[2017]246号文中,我院飞行器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实验室获批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 “飞行器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工信部重点实验室依托学科为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二级学科人机与环境工程。主要研究方向飞行器环境控制技术、飞机结冰与防除冰技术、防护救生与气动减速技术。 现有研究研究队伍37...
台湾淡江大学原副校长冯朝刚教授来我校交流访问
[阅读:(166)]
2017-11-30
应我校国教院金泉源院长和航空宇航学院空气动力学系吕宏强教授邀请,台湾淡江大学原副校长、航空太空工程系冯朝刚教授于2017年11月11日至23 日访问我校,并于11月13日为航空宇航学院师生做了题为“力学之基础与应用研究”的学术报告。报告介绍了力学原理在工程上的典型应用等内容。报告内容丰富、生动、精彩,对我校相关科研工作具有借鉴作用。冯朝刚教授还结合自己多年的研究经历,讲述了力学研究的若干方法问...
南京大学物理学院副院长章东教授来我校交流访问
[阅读:(627)]
2017-11-30
应我校航空宇航学院机械结构力学及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吴大伟教授邀请,南京大学物理学院副院长章东教授于2017年11月23日访问了我校,并为我校师生做了题为“南大医学超声研究进展”的学术报告。报告介绍了南京大学声学所医学超声研究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HIFU)、微气泡超声造影剂及其应用、声学微流控等内容。报告内容丰富、生动、精彩,对我校相关科研工作具有借鉴作用。同时,章东教授...
我院在校第十五届研究生篮球联赛和第五届研究生音乐情景剧中接连...
[阅读:(134)]
2017-11-30
11月6日,由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党委和校团委主办,校研究生会承办,各学院研究生会协办的第五届研究生篮球联赛圆满结束。本次比赛共有全校15个学院组成的13支研究生参赛代表队参与,在经历了15场小组赛、4场淘汰赛、2场半决赛、2场精彩纷呈的决赛后,我院力战群雄,最终以比分62比56,锁定胜局,夺得桂冠,这也是我院继2013年来再次夺冠。 各位篮球健儿拼尽自己的全力为了团队的荣誉也为了个...
俄罗斯科学院科特尔尼科夫无线电工程与电子研究所Iren Kuznetsov...
[阅读:(199)]
2017-11-30
应我校机械结构力学及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钱征华教授邀请,俄罗斯科学院科特尔尼科夫无线电工程与电子研究所Iren Kuznetsova 教授于2017年11月 27日至 29 日来我校学术访问,并于11月28日为我校师生做了题为“New Acousto-electronic Effects”的学术报告。报告内容丰富、生动、精彩,详细介绍了一种新型声电效应及其相关研究,并与我校钱征华教授课题组成员就压电声波模态突变、波型转化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我校校友吴光辉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阅读:(255)]
2017-11-28
11月27日,中国工程院2017年院士增选结果公布,经各学部选举和全院全体院士大会终选等程序,选举产生了67位新当选院士,我校1977级校友、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C919大型客机总设计师吴光辉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至此,我校已培养了13位两院院士。吴光辉:成为飞机总设计师是一生努力的梦想 吴光辉1982年毕业于南京航空学院飞机设计专业,不仅担任C919的总设计师,还获得过国家科...
第九届航空航天无损检测国际研讨会顺利召开
[阅读:(171)]
2017-11-27
由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厦门大学及德国无损检测协会联合主办的“第九届航空航天无损检测国际研讨会”于2017年11月8日至10日在厦门顺利召开。会议由我校机械结构力学及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袁慎芳教授和厦门大学卿新林教授共同担任会议主席,我校邱雷教授与厦门大学曾志伟教授共同担任组委会主席。 无损检测和结构健康监测技术在飞行器结构的设计、试验和维护中对于保障...
匠心筑梦,翼启谈谈十九大
[阅读:(182)]
2017-11-27
乘着十九大开往新时代的列车,航空宇航学院邀请我校关工委常务副主任丁荣茂老师,在将军路校区D1213为学院400多名2017级航宇青年带来一场以“奋进新时代,共谋新辉煌”为主题的精彩团课。团课由2017级本科生辅导员宗思雨主持。丁荣茂老师以“学习十九大”、“共筑南航梦”、“育才谋报国”三个篇章作为航宇翼启团课的主线,对十九大的主题、内容、意义及目标做了简明扼要的介绍,以“新时代,新思想,新目标,新任务,新征程...
德国萨尔大学Christian Boller教授来我校交流访问
[阅读:(186)]
2017-11-27
应我校航空宇航学院机械结构力学及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邱雷教授邀请,我校客座教授、弗劳恩霍夫无损检测研究所(Fraunhofer IZFP)主任、德国萨尔布吕肯大学克里斯坦・博勒(Christian Boller)教授于2017年10月24日至11月4日访问了我校,并于10月28日至11月4日为我校硕士研究生开设了“Structural Health Monitoring / 结构健康监测”国际课程。该国际课程讲授了结构健康监测的简介、载荷和连续载荷的产生、疲...
航空航天交叉研究院王单博士为我校师生作学术报告
[阅读:(189)]
2017-11-27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宇航学院航空航天交叉研究院(IRIAA)王单博士于2017年11月14日为我校师生做了题为“The surface mechanics of micro/nano curved surface body by Riemann geometry and the abnormal driving forces”的学术报告。报告介绍了微纳米尺度大量反常新颖的实验现象,基于微纳米尺度普遍存在的两条基本公设,实现了微纳米曲面体/粒子作用势的曲率化,并研究了粒子受到的曲率化驱动力,用于解释...
每页
15
记录
总共
2791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104
/
187
跳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