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学院,欢迎您!
更多
南航主页
OAS入口
邮件入口
管理入口
学院概况
学院简介
学院领导
学院机构
学院文化
历史沿革
学院分布图
系所设置
系所概况
飞行器系
结构工程与力...
振动工程研究...
结构强度研究...
微纳器件系统...
智能材料与结...
精密驱动与控...
基础力学与测...
人机与环境工...
空气动力学系
航空航天交叉...
学科建设
学科建设概况
双一流学科
国家重点学科
江苏省优势学...
工信部重点学...
江苏省重点学...
学科建设工作...
师资队伍
队伍概况
院士
国家级人才
正高级
副高级
中级
人才培养
本科生培养
专业介绍
教学成果奖
课程与教材建...
实践教学改革
创新创业教育
优秀生培养(...
教学改革与研...
教学运行工作
研究生培养
研究生教学成...
导师队伍
一级学科研究...
研究生教学主...
学位评定分委...
学生工作
学工动态
学工团队
教师发展
招生就业
本科生
本科生招生信...
本科生就业信...
硕士生
博士生
科学研究
科研概况
科研项目
科研经费
科研成果
学术交流
质量管理
保密管理
安全管理
国际合作
国际合作概况
联合办学
联合办学项目...
联合科研
联合科研项目...
申报指南
联合机构
联合实验室简...
联合研究中心...
引智基地
国际会议
会议通知
会议举办申报...
历次会议集锦
出国(境)交...
相关手续办理...
教师交流
学生交流
境外专家来访
学术报告通知
引智项目
访问纪实
留学生
相关通知
留学生风采
平台基地
平台基地统计
国家级科研平...
国家级教学基...
学科创新引智...
省部级科研平...
省部级教学基...
大型仪器设备
安全管理
学院级科研机...
党群工作
院党委委员
党建工作
党员发展转正...
党内活动和支...
党员学习园地
团建工作
团内公示
青年风采
工会工作
文体活动
教工之家
工会福利
教代会/工代...
表彰奖励
院友社区
院友快讯
院友风采
院友捐赠
院友分会
院友联络员
管理文件
学院文件
学科建设管理...
上级规章制度
学校规章制度
学院管理制度
人事管理制度
人才引进
师资建设
聘用(任)管...
劳资与社会保...
出国/出境管...
其他
本科教学制度
本科教学制度...
上级规章制度
学校制度_教...
学校制度_专...
学校制度_教...
学校制度_实...
学校制度_优...
学校制度_学...
学校制度_教...
学校制度_教...
学院管理制度
典型案例汇总
研究生教学制...
研究生教学制...
上级规章制度
学校制度_研...
学校制度_研...
学校制度_研...
学校制度_学...
学校制度_导...
学校制度_研...
学院管理制度
科研管理制度
上级规章制度
学校规章制度
学院管理制度
学术交流制度
国际交流制度
保密管理制度
质量管理制度
实验室管理制...
上级管理制度
学校管理制度
学院管理制度
安全管理制度
上级管理制度
学校管理制度
学院管理制度
学生管理制度
设备及资产管...
上级管理制度
学校管理制度
学院管理制度
消防安全管理...
上级管理制度
学校管理制度
学院管理制度
招贤纳士
下载专区
学科建设常用...
本科教学管理...
流程及要求
常用表格
研究生教学管...
科研管理常用...
各类合同办理...
常用流程
各类合同范本
用印申请、事...
各类专利相关...
SCI、EI、CPC...
科研相关财务...
项目申请交流...
保密管理常用...
常用表格
常用软件
常用流程
质量管理常用...
设备及资产管...
学术交流相关...
安全管理常用...
消防安全管理...
学院概况
系所设置
学科建设
师资队伍
人才培养
招生就业
科学研究
国际合作
平台基地
党群工作
院友社区
管理文件
招贤纳士
下载专区
学院概况
学院简介
学院领导
学院机构
学院文化
历史沿革
学院分布图
系所设置
系所概况
直升机系
飞行器系
结构工程与力学系
基础力学与测试系
人机与环境工程系
空气动力学系
航空航天交叉研究院
学科建设
学科建设概况
双一流学科
国家重点学科
工信部重点学科
学科建设工作组
师资队伍
院士
国家级人才
中级
人才培养
本科生培养
研究生培养
学生工作
招生就业
本科生
硕士生
博士生
科学研究
科研概况
科研项目
科研经费
科研成果
学术交流
质量管理
保密管理
国际合作
国际合作概况
联合办学
联合科研
联合机构
引智基地
国际会议
出国(境)交流
境外专家来访
留学生
平台基地
平台基地统计
国家级科研平台
国家级教学基地
省部级科研平台
省部级教学基地
大型仪器设备
安全管理
党群工作
院党委委员
党建工作
团建工作
工会工作
表彰奖励
院友社区
院友快讯
院友风采
院友捐赠
院友分会
院友联络员
管理文件
学院文件
人事管理制度
本科教学制度
学科建设管理制度
科研管理制度
学术交流制度
国际交流制度
保密管理制度
质量管理制度
安全管理制度
实验室管理制度
学生管理制度
招贤纳士
下载专区
项目申请交流专栏
南航主页
OAS入口
邮件入口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公告
学院新闻
新闻公告
学院新闻
党委行政公告
人事公告
学生工作公告
科研学术公告
招纳贤才
北京大学湍流与复杂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吴介之教授为我院师生作精...
[阅读:(625)]
2007-08-31
北京大学湍流与复杂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吴介之教授为我院师生作精彩的学术报告 2007年8月23日下午,在流体力学楼学术报告厅,北京大学湍流与复杂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客座教授,吴介之教授,为我院师生做了题为“现代空气动力学的转型和机遇”的学术报告。报告内容新颖、丰富,分别介绍了空气动力学的历史和涡动力学的发展,特别介绍了边界涡量流的理论与应用,讨论了该理论的发展前景。报告的内容是吴教...
我校首次获得2007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外青年学者合作研究基金项...
[阅读:(454)]
2007-07-10
我校首次获得2007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外青年学者合作研究基金项目立项2007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项目评审会于6月28日在北京召开。会上,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项目依托单位,由新加坡国立大学机械工程系舒昌教授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宇航学院赵宁教授联合申报的海外青年学者合作研究基金项目“变形飞机气动计算中的动边界问题高效算法研究”获得通过。这是我校首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人才计划类海外青年学者合作...
我校首次以项目依托单位身份获得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
[阅读:(557)]
2007-07-09
2007年7月4日,在2007年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综合评审会上,由我校作为项目依托单位,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低速所、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兰州理工大学等五家单位参与,共同申报的“大型风力机空气动力学基础研究” 项目获得通过。这是我校首次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以项目依托单位身份获得项目立项,具有历史性意义。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是以国家重大需...
我院“精密驱动技术”及“飞行器先进设计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
[阅读:(450)]
2007-07-09
2007年7月5日,国防科技工业自主创新工作会议在西安召开。会上,我院组织申报的“精密驱动技术”及“飞行器先进设计技术”两个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均获得国防科工委批准立项,朱荻副校长代表学校领取了立项批复证书。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是以国防特色和新兴学科发展需求为导向,以国防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领域的新原理、新方法、新技术研究为重点,支撑国防重点学科发展的基础型研究实验基地,是国防科技实验室的重要组成部分。...
日本东京大学流体科学研究所Adrien Badel博士为我校师生作学术报...
[阅读:(548)]
2007-07-03
2007年7月2日下午,在航空宇航学院学术报告厅,日本东京大学流体科学研究所、日本学术振兴会博士后奖学金获得者(JSPS Postdoctoral Fellow)Adrien Badel博士,为我校师生作了题为“Modeling and control of a piezoelectric actuator”的学术报告。报告内容新颖、丰富、生动,阐明压电驱动器的迟滞特性建模及其控制方法,讲述了迟滞非线性特性控制中的若干问题,以及压电驱动器的自感知技术。这些技术资料对解决我校在压电...
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机械工程系夏子辉教授为我院师生作精彩的学术...
[阅读:(510)]
2007-06-16
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机械工程系夏子辉教授为我院师生作精彩的学术报告2007年6月14日上午,在航空宇航学院报告厅,加拿大阿尔伯达大学机械工程系夏子辉教授为我院师生做了题为“Characterization of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Medical Stents Based on Periodic Unit Cell Models”及“Multiaxial Fatigue――A Perspective”两个学术报告。报告内容新颖、丰富,分别介绍了医用血管支架导入、扩张等非线性力学过程的模拟技术,与一个...
航空宇航学院“航宇之光”大型文艺晚会圆满成功
[阅读:(416)]
2007-06-11
2007年6月9日晚,航空宇航学院“航宇之光”大型文艺晚会暨航空宇航学院第十届“航宇之光”文体节闭幕式在我校将军路校区艺术中心剧场隆重举行。校院党、团委领导观看并参与了本次晚会。至此,历时近两个月的学院第十届“航宇之光”文体节正式落下帷幕。 本次晚会的主题为“和谐奋进 筑强大科技国防 航宇之光 谱青春绚丽华章”。本次晚会准备充分,同时得到了艺术学院、自动化学院等兄弟学院的大力支持,晚...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高级讲师李曙光博士受聘为我校客座教授
[阅读:(502)]
2007-06-04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高级讲师李曙光博士受聘为我校客座教授2007年6月1日下午,在航空宇航学院会议室,英国曼彻斯特大学高级讲师李曙光博士受聘为我校客座教授。国际合作与交流处金泉元处长主持了受聘仪式。聂宏副校长致词,并代表学校向李曙光博士颁发了客座教授聘书、校徽。中国航空工业第二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史坚忠出席了授聘仪式并讲话。参加受聘仪式的还有中国航空工业第二集团公司颜东研究员、校长助理、航空宇航学院院长许希武教...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总体设计部研究员、兼任...
[阅读:(574)]
2007-05-29
2007年5月27日上午,在航空宇航学院学术报告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总体设计部研究员、兼任航天科技集团科技委顾问余梦伦院士,为我校师生作了题为“我国航天运载火箭发展中的几个问题”的精彩的学术报告。余院士的报告谈到我国长征系列火箭及空间技术的历史与发展,并以一位老科学人的身份对同学们提出了殷切希望。与会师生们受益匪浅,会场不时响起阵阵掌声。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聂宏教授主持了报...
韩国航空宇宙学会会长李仁教授为我院作学术报告
[阅读:(480)]
2007-05-29
2007年5月25日上午,在流体力学楼学术报告厅,韩国航空宇宙学会会长、韩国高等科学与技术学院(Korea Advanced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李仁教授(Professor In Lee),为我院师生,作了题为“Smart Materials for the Shape Configuration and Vibration Control of Aerospace Structures(航天结构外形和振动控制中的智能材料)”的精彩的学术报告,结构强度研究所王鑫伟教授主持了报告会,近50余名师...
我院获得校“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阅读:(437)]
2007-05-22
我院获得校“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2007年5月22日上午,校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在科学馆报告厅举办了全校国际合作交流工作会议。这次会议是为了配合学校提出的“特色发展、人才强校、开放办学、制度创新”四大战略,落实好科工委“一提三优”工程中关于国际合作交流工作的具体目标,进一步提高全校师生员工对“开放办学”战略的认识,将我校国际合作交流工作不断引向深入。由于我院在“九五”和“十五”年期间,在国际...
航空宇航学院与外国语学院乒乓球代表队进行友谊比赛
[阅读:(397)]
2007-05-21
为活跃校乒乓球协会活动的开展,增进各学院之间的交流,推动学校乒乓球运动上水平,根据校乒乓球协会工作安排,5月19日上午在教工活动中心乒乓球室,航空宇航学院与外国语学院乒乓球代表队进行了一场友谊比赛,也是为迎接校“宇航杯”乒乓球比赛的热身赛。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教职工对健身的需求越来越强烈,“生活要小康,身体要健康”必将成为大家的共识,全面建设和谐社会,创建研究型大学,对教职工健康素质的...
Maplesoft 公司副主席Tom Lee 博士为我校师生作了关于Maplesoft(...
[阅读:(462)]
2007-05-17
2007年5月15日下午,在航空宇航学院学术报告厅,Maplesoft的资深专家、Maplesoft 公司副主席Tom Lee 博士,为我校师生,作了关于Maplesoft(2007)的技术讲座,全校近两百余名师生参加了报告会。报告讲述了Maplesoft的现状、发展、Maple系统、技术文件环境、符号计算、数值计算、可视化、图形计算、微分方程、矩阵计算、特殊函数、统计、单位和误差计算、建模、模拟、工程计算等技术问题,并且讲述了Maple在航天/航空领域、金融计算...
航空宇航学院举行教职工羽毛球比赛
[阅读:(434)]
2007-05-16
为丰富我院教职工业余生活,调动我院广大教职工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营造积极拼搏、团结向上的工作氛围,航空宇航学院部门工会组织开展了羽乒赛等文体活动。5月12日在校羽毛球馆举行了羽毛球比赛。比赛得到了学院教职工的积极响应,通知一公布,许多的教授、领导、年轻教师积极踊跃报名。比赛当晚羽毛球馆内好不热闹,赛前热身就能让人感觉到将要上演一场激烈的竞赛,选手们个个跃跃欲试、摩拳擦掌,希在比赛上一显身手。比赛开...
我院胡铃心同学荣获“中国五四青年奖章标兵”称号
[阅读:(510)]
2007-05-08
我院胡铃心同学荣获“中国五四青年奖章标兵”称号 2007年5月4日,“我与祖国共奋进”中国青年群英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我院博士研究生胡铃心同学荣获第十一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标兵,并与杨华、张海迪、杨利伟等四名不同时代的中国青年典型代表在大会上发言。会前,王兆国会见了第11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标兵并为他们颁发奖章。“中国青年五四奖章”系列奖项是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授予青年和青年集体的最高荣誉。从...
每页
15
记录
总共
2774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174
/
185
跳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