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我校航空宇航学院土木工程系余红发教授的邀请,南京理工大学理学院崔冬博士于2018年9月27日访问了我校,并做了题为“基于CT的水泥基材料表征技术”的学术报告。
报告介绍了基于X 射线断层扫描仪( X-ray computed tomography, CT )的水泥混凝土三维结构及孔结构分布的测试新技术,重点展示了医学造影方法与CT结合之后再现水泥混凝土材料内部孔结构的真实信息,尤其是能够直观、准确地测定了混凝土材料内部界面过渡区的孔结构特征,包括孔隙率、孔径与孔径分布、孔形状、孔连通性与孔隙的三维空间分布,为深入揭示混凝土材料的非均匀性及其微观结构机理提供了一种新方法。报告内容丰富、精彩生动,引起了师生的浓厚兴趣与热烈讨论,报告会由余红发教授主持。会后,崔冬博士与我校师生做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及补充和解答。
访问期间,崔冬博士在余红发教授的陪同下,参观了土木工程系实验室,就双方共同关心的珊瑚混凝土界面过渡区孔结构的CT测试问题,与我校混凝土材料与结构耐久性课题组等进行了探讨和交流,并开展了科研、指导研究和学术讨论等一系列工作,就人员交流、指导研究生掌握CT方法、开展合作研究等问题与有关负责人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对于增强我校与南京理工大学之间的进一步合作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崔冬博士,男,2018年毕业于东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是东南大学孙伟院士与国际著名水泥化学/混凝土材料科学家Nemy Banthia院士联合培养的博士生。他在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UBC)留学期间,师从国际顶级期刊Cement and Concrete Composites的主编Nemy Banthia院士,独创性地将医学造影方法引入土木工程材料研究领域,提出了一种基于X 射线断层扫描仪( X-ray computed tomography, CT )的水泥混凝土三维结构及孔结构分布的测试新技术,在水泥混凝土的基础研究中用途很广,有可能取代测定水泥混凝土孔结构的传统压汞法。崔博士结合计算材料学与计算物理,从分子动力学角度模拟混凝土结构与性能,并在水泥基材料的孔结构演变与测试方法等研究方向,于Cement and Concrete Composites等国际重要刊物发表了多篇重要SCI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