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我校航空学院机械结构力学及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高存法教授的邀请,同济大学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黄争鸣教授于2019年10月18日至20日访问了我校,并于10月18日做了题为“复合材料的本构与破坏”的学术报告。
报告介绍了一种统一的弹塑性解析本构理论—桥梁模型,适用于连续纤维、短纤维及颗粒增强复合材料的本构描述,指出了经典细观力学计算的组分材料均值内应力,必须转换成真实应力后,才能用于预测组分材料的破坏及复合材料的极限承载能力。
报告内容丰富、精彩生动,报告会由严刚副教授主持。会后,黄争鸣教授与我校师生做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及补充和解答。
访问期间,黄争鸣教授在高存法教授、严刚副教授的陪同下,参观了机械结构力学及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就双方共同关注的复合材料力学行为分析、固体力学学科研究热点进行了探讨和交流,并开展了科研、指导研究和学术讨论等一系列工作,就人员交流、研究生联合培养、筹备国际学术会议、共同申请科研项目等问题与有关负责人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对于增强我校与同济大学之间的进一步合作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黄争鸣现同济大学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教授。所建立的复合材料弹-塑性本构理论--桥联模型(Bridging Model),是“破坏分析奥运会”参评精度最高的细观力学理论,迄今已有170多篇国内外论文是基于该理论完成的。他发现,细观力学求出的纤维和基体均值内应力,必须转换成真实应力后,才能用于确定复合材料的破坏,并系统建立了由均值应力到真实应力的解析理论。出版了4本专著、7本合著、190多篇期刊论文并获授权发明专利12项,其中一篇论文的SCI他引已超过5,00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