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仿生飞行器一些研究进展
报告人:卢镇波 教授(中山大学航空航天学院)
时间:2022年8月2日(周二) 下午15:00-16:00
地点: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明故宫校区流体楼(C12)六楼会议室
主办单位:机械结构力学及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航空学院、空气动力学系、校科协
报告内容摘要:
自然界的猫头鹰因其无声飞行而闻名,独特的羽毛结构正是其实现极低噪音的滑行和扑翼飞行的关键。鸟和昆虫通过翅膀上下扑动来实现改变高度和方向,可以在某个高度缓慢滑翔,而且也可以悬停在空中。它们在进行巡航、盘旋、俯冲、攻击时会采取合适的外形以获得最佳气动,流体和飞行性能。通过学习自然界生物飞行背后隐藏的特殊物理机制,将这些特殊的物理机理应用于设计未来仿生飞行器上。本报告将包括仿猫头鹰低噪音多旋翼设计,仿昆虫微型扑翼飞行器,和仿鹰智能变形翼型飞行器的有关研究内容。
报告人简介:
卢镇波,获得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学士和硕士学位,香港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博士学位。2020年6月至今在中山大学工作。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工作多年,主要研究兴趣包括飞行器气动设计,智能声学超材料, 航空噪音和振动控制(包括低噪音桨叶设计,低噪音高效率无人机设计,扑翼小型飞行器设计,主动颤振控制技术,声衬设计和阻抗识别),计算气动声学,等离子体超音速流动控制技术和流固声耦合机理研究。研究成果主要发表在国际主流的声学,航空航天,流体及物理期刊上。主持或者核心参与了多个航空科学相关研究项目,包括微型扑翼飞行器的研究及其仿生低噪音研究,无人机噪声控制技术,可调软智能声学超材料的研究及其应用,轻型无人机颤振的主动控制技术,平流层气球位置控制技术的研究,水下物体的声学计算模型及实时识别和等离子体超音速流动控制技术等。目前获得2020年度“珠江人才”青年拔尖人才和2020年国家青年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