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师资队伍  院士

陶宝祺院士

陶宝祺1935.1-2001.3),智能材料结构专家。江苏常州人,1957年从北京航空学院毕业后一直在我校任教,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南航智能材料与结构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主任。他还是“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

他是我国航空智能材料结构研究的开拓者,结构测试专家。他提出了结构强度自诊断自适应理论和方法,发明的强度自诊断自适应智能结构获国家发明三等奖,对复合材料结构损伤监测与控制意义重大;提出了机翼和旋翼自适应可变翼型的原理与方法,解决了旋转工况下多种测试信号和高压功率信号的非接触式同步传输技术关键,对智能旋翼的研究有重要价值;著作《智能材料结构》是国内第一部论述智能材料结构理论和应用的专著;主持创建的智能材料与结构部级重点实验室是该领域的重要研究基地。他拓宽了测试与记忆元件研究领域,发明、研制了多种新型传感元件,可反复使用的弓形应变计获国家发明四等奖,腰型微压传感器获日内瓦国际发明镀金奖,研制成功疲劳寿命计,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该技术的国家;主持完成了“直六”整机结构等10多项大型工程应力测试项目。他还获国家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3项,培养40名博士和10名博士后,共出版著作4部,发表论文160余篇。

赵淳生院士

赵淳生(1938.11-,机械工程专家,湖南衡山人。1961年毕业于南京航空学院飞机系,1984年获法国巴黎高等机械学院工程力学博士学位,200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机械结构力学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战略顾问、“国家地方联合超声电机工程实验室”主任、“南京航达超控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振动、测试与诊断》学报主编、国际IWPMA组委会成员。

 代表著作:《机械振动参数识别及其应用》(合著,科学出版社,1989)、《超声电机技术与应用》(科学出版社,2007)、《Ultrasonic Motors:Technologies and Applications》(Science Press Bejing and Springer-Verlag Berlin Heidelnerg2011);发表学术论文400多篇;其团队研制的超声电机已在国防装备、嫦娥-3、嫦娥-4和多种卫星上应用;共获国家、省部级科技奖20余项,其中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四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国家级国防专用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中华优秀出版物图书奨1项。曾荣获江苏省首届十大杰出专利发明人、南京市十大科技之星。2014,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美国 Virginia Tech.“能量收集材料和系统中心(CEHMS)”颁发的“超声电机技术杰出贡献奖”和获由IWPMA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Piezoelectric Materails and Applications in Actuotors)颁发的“压电超声电机领域内的终生成就奖”。2015年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

胡海岩院士

胡海岩1956.10-)力学家,上海人,1988年获南京航空学院工学博士学位。此后留校任教,现为我校航空学院教授、博导,2007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我校校长,北京理工大学校长。

胡院士在振动控制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结构碰撞振动理论及其应用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出版著作《Dynamics of Controlled Mechanical Systems with Delayed Feedback》(Springer-Verlag)等5部,发表期刊论文162篇。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部级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被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全国国防科技工业先进工作者”等。兼任国际理论与应用力学联盟(IUTAM)教育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中国航空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振动工程学会副理事长;科学出版社《非线性动力学丛书》主编,《振动工程学报》副主编,《动力学与控制学报》副主编等多项学术兼职。

郭万林院士

郭万林1960.10-),力学家,陕西眉县人。1981-1991获西北工业大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现任我校纳米科学研究所所长,纳智能材料器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1996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1999年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2017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澳大利亚国防科技组织专家中心专家、德国马普金属所、美国内华达大学访问教授。

面向飞行器安全和智能化的需求,长期从事飞机结构三维损伤容限和低维功能材料力电磁耦合和流固耦合的力学理论和关键技术研究,建立了三维弹塑性断裂理论和飞机结构三维损伤容限设计方法,构建了低维纳米材料结构力---磁耦合的物理力学理论体系,发现了一系列纳米材料的智能特性和能量转化新原理,拓展了动电理论,提出了水伏效应的概念。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徐芝纶力学奖和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因对宇航结构完整性耐久性和纳米力学的持续贡献获ICCES Eric Reissner Award2014—2018年连续入选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已培养博士40多名,包括杰青、优青、全国(学科)优博获得者和提名获得者10多名。

朱位秋院士

朱位秋1938.09-)力学专家,浙江义乌人。1961年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工程力学专业,1964年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非线性振动专业。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6年受聘我校“钱伟长讲座教授”。

朱院士主要从事非线性随机振动、结构宽带随机振动、随机有限元及随机疲劳与断裂等方面的研究,在国际上首创了一个崭新的非线性随机动力学与控制的哈密顿理论体系框架。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与发展了随机激励的耗散的哈密顿系统理论。得到了四类能量非等分精确平稳解,打破了60年来只有能量等分精确平稳解的局面。提出与发展了高斯白噪声激励下耗散哈密顿系统等效非线性系统法、拟哈密顿系统随机平均法,研究拟哈密顿系统随机稳定性、随机分岔及首次穿越的理论方法,以及分别以响应最小、稳定性或可靠性最大为目标的非线性随机最优控制理论方法。上述创新研究成果构成了一个非线性随机动力学与控制的哈密顿理论体系框架,为解决工程中一系列极其困难的非线性随机动力学与控制关键问题提供了一整套全新而有效的理论方法。

光辉院士

吴光辉1960.02—)飞机设计专家,湖北省武汉市人。作为南航飞机设计专业毕业的飞机设计专家、南航杰出校友,吴光辉是国家万人计划第一批领军人才、“97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首席科学家、国际重量工程师协会(SAWE)会员。201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21年受聘为我校钱伟长讲座教授。

2001年,任998工程总设计师,打破了霸权主义的封锁和禁运,实现了我军该型装备从无到有、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历史性突破;2007年,获得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的“XXX工程重大贡献奖”及金质奖章;2005-2008年,任ARJ21飞机总设计师,领导完成国内首次按照国际民航规章自行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喷气式客机的设计;2010年,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2008年至今,任C919大型客机总设计师,主持完成以新一代超临界机翼、全电传、飞控系统、集成模块化航电系统和第三代铝锂合金为代表的先进干线飞机研制,突破了多项国外限制对华出口的技术难题,走出了一条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民机研制的正向设计之路。为我国航空工业快速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是我国航空工业领域不可多得的领军人物。

向锦武院士

向锦武1964.04.02-飞行器设计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现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兼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航空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筹)首席科学家,“智能无人飞行系统先进技术”工信部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管理科学学会会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学科评议组秘书长。201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021年受聘我校钱伟长讲座教授。

向院士长期致力于飞行器设计技术研究、型号研制与人才培养,在无人机系统设计、飞行器动力学与控制等方面做了系统性、开拓性工作。主持研制了我国第一型中高空远程长航时无人机系统,建立了远程长航时无人机系统技术体系,发展了系列化多型长航时无人机系统。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授权发明专利7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培养博士30余名。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何梁何利创新奖;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并被授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

朱广生院士

朱广生1963.01-)飞行器设计领域技术专家。江苏徐州沛县人。1989年毕业于国防科技大学,2006年获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一院博士学位。现任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一研究院型号系列总师,曾任型号总设计师等。201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021年聘任为我校航空学院名誉院长。

朱院士一直从事飞行器研究与设计工作,先后参加和主持多型装备研制,填补了国内空白,实现了技术的跨越式发展。曾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部级一等奖5项等,出版专著3部,是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曾获航天创新奖、航天功勋奖、国防科技工业杰出人才奖、中国航天基金特别奖等。

陆夕云院士

陆夕云1963.04—),流体力学专家,江苏泰州人,1985年获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士学位,1992年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学位。2000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和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计划”,2001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02年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004年入选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2005年获评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带头人,2016年获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创新群体学术带头人,201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力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程科学学院执行院长,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兼职教授。2021年受聘我校钱伟长讲座教授。

陆院士长期从事旋涡动力学和湍流研究,特别是在旋涡动力学理论、方法和旋涡控制方面,取得了系统的创造性成果,在国内外产生了重要影响。已在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0余篇,国际学术会议论文100余篇。先后承担和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项目、国家科技部973 ”子课题、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中国科学院海外合作研究项目等20多个科研项目的研究。获得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中国科学院优秀研究生导师、中国科学院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和宝钢优秀教师奖、周培源水动力学奖一等奖等。

周又和院士

周又和(1957.05—),湖北汉川人,力学家,主要从事多场耦合非线性力学研究。1982年毕业于华中工学院,1984年获该校硕士学位,1989年获兰州大学博士学位。202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16年受聘我校“钱伟长讲座教授”。

周院士主要从事电磁固体力学、智能结构动力控制、沙尘暴风沙电等多场强耦合非线性问题的理论建模、实验研究及其装置研制、计算方法研究等。创立的多场耦合超导电磁固体力学,实现了力学支撑我国超导磁体研制设计从“0”到“1”的突破,填补了我国超导材料力学实验的空白。独立撰写的专著《超导电磁固体力学》(上、下册,已排版校稿中)将由科学出版社出版,是国际上这一领域的首部。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IEEE超导委员会的“Von Duzer Prize”、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2项和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甘肃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和二等奖3项、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1999年入选CJ学者特聘教授、2000年获国家杰青,先后主持教育部CJ学者创新团队、国家质量工程的本科教学团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和国家111引智基地的研究项目。个人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徐芝伦力学奖、全国优秀教师、国家教学名师奖、全国师德标兵、中国科协西部开发突出贡献奖和宝钢教育基金会全国高校优秀教师特等奖等。